欢迎来到天堂之家! 加入收藏
登录   |   注册

黄橙 - 菩提树下

来源:网络收集

久雨之后,天一放晴,人就对蔚蓝有了特别的喜欢。此时的南普陀寺,正接受着我与戒贤法师轻松的步履。望着羽叶已经丰茂、花苞正在孕育的凤凰木,我说,下次该来赏凤凰花了。戒贤法师却指着远处的菩提树说,这春天的落叶你不能不看。我好生讶异,正是百花争奇斗艳时节,菩提树却丝毫没有争春闹春的欲念,偏以落叶来表明另一种生存方式。人有僧俗之分,植物难道也有僧俗之别?


  此前,我对菩提树的了解十分粗略。印象中,南方寺院里种植最多的是松柏、银杏或菩提树。松柏以其雄奇,银杏以其古朴,菩提树则以其雍容大度,令人过目难忘。植物的命运也是无数机遇的组合,有的被弃之荒野,有的却登堂入室。菩提树成为佛教的圣树是一种偶然。2500年前的一个夜晚,月华如洗,树影婆娑,一位告别奢华茕茕独行的人,在万木竞秀的旷野中,选择了一棵菩提树来支撑自己的苦思冥想。他的大彻大悟造就了一个宗教的博大精深和玄妙神秘。


  原产印度的毕钵罗树,本来是一种很普通的树,因为它成就了一个伟人思想,所以改名成了一种必然。菩提,梵语bodhi,即觉、智、知的意思。广义而言,就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?之智慧。因此,菩提树亦有觉树、思维之树之美称,久而久之,它的原名便不怎么为人所知了。菩提树至少有三个特点:一是它生命力极强,插枝就能生根成苗;二是其叶如心;三是它作为热带的常绿乔木,到了亚热带,自然就有春天落叶的生态状况。这些特点与佛教精神极为吻合,因此在菩提树不断扩大的年轮里,越来越多地注入了佛教文化的精髓,成为佛教精神载体的一部分。佛教从一人得道,到如今世界佛教信仰者数以亿计,可见其生命力之强;菩提树叶大如心,此心是释迦牟尼普度众生物慈爱之心,更是僧众孜孜以求的信仰之心;菩提树春天落叶象征着置身繁华却不求功利的脱俗情怀。


  中国人得以领略菩提树的丰姿,大约在公元502年的梁武帝时代,印度僧人智药三藏引种菩提树于广州制止寺(今光孝寺)。中国的土壤显然并不排斥外来树种,菩提树在许多寺院中扎下了根,而且十分茂盛。它魁伟的树干、扶疏的枝叶、圆形的树冠,深受中国僧人的喜爱。


  唐朝初年,围绕菩提树有一段寓意深刻的佳话。说的是禅宗五祖弘忍想从弟子的开悟诗中选拔接班人,最先响应的是他的上首弟子神秀,他写的禅诗是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大意是:人的心性本来清净,却为客尘所染,只有时时加以护持,才能不让烦恼来干扰这个清净的佛性。此诗的境界已经相当不错。倘若没有竞争机制,这接班人看来非神秀莫属。恰巧寺内有一打杂的小和尚慧能对这首诗不以为然,他也做了一首诗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弘忍大师读后拍案(或许没有拍案)叫好,因为这首诗表明了心即佛、一切法空的大悟境界。资历很浅的慧能一跃成为禅宗六祖,简直是世间任人唯贤的典型范例。同时,也说明了佛教的博大精深,是靠释迦牟尼及其后继者不断觉悟(即菩提)的智慧结晶。这样的思考和觉悟,迥异于凡尘俗世中锱铢必较的算计和尔虞我诈的谋划,只有超越切利,关切人生本意的思考,才能塑造日趋完善的人格。


  不久前,在毗邻鸿山寺的茗古屋茶楼品茶,看窗外雨珠纷飞,敲击着寺院的琉璃瓦片,也敲击着寺内的两棵菩提树。树冠之中枝叶相扶,任凭风吹雨打,也只微微摆动,镇定自若似佛立于天地之间,作自己的冥想。与友人边把盏同酌,边听雨点拍动枝叶的音韵,愉悦之境界丝毫不逊于古人“留得残荷听雨声”。在佛经中,有“众生为根茎,诸佛为华果”的比喻,并说“若根得水,枝叶华果,悉皆繁茂,”又说“以大悲水,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诸佛智慧华果”。如此想来,这纷至沓来的雨水,是为根、为叶、为智慧而降临的。然而,我注意到,菩提树通常是不临水的,它喜欢与山相伴,因为山接近理性,而水接近感性。临水的树大多依依多情,有太多红尘的眷恋。
 



更多相关 天堂之家.资讯

最新拜访记录

友情链接:

念恩文化 殡葬人才网 念世情生命钻石

合作机构

全国服务热线:

4000094994

QQ:4025803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