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洁民

原名孟庆春,1912年4月17日出生于磐石县细林村一户农民家中。1930年考入磐石县立中学,同年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1年11月,投笔从戎,参加磐石中心县委领导的革命武装。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总队长。 孟洁民自幼聪明,喜爱读书。喜欢听岳飞、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故事,爱读有关太平天国的书籍。在小学读书时就关心国家大事,探寻着强国富民的出路。山村闭塞,信息不灵,孟洁民十分苦闷,趁放暑假的机会,他与同学阎友祥、修丰林相约到省城吉林。在吉林,他们听说孙中山先生逝世并留下遗嘱:“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须努力。”为了表示继承中山先生遗志,拥护三民主义,他们分别把名字改为孟洁民、阎逸民、修哲民,校友们称他们是“三民主义”。 1930年,孟洁民考入县城中学读书。他学习刻苦,品学兼优,被推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。为了节省费用,孟洁民联合初向辰、王兆兰、刘克文等乡下来的同学在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住。课余时间他们在这个“家”里阅读鲁迅、郭沫若、沈雁冰等名人著作和进步书刊,互相讨论,探讨真理。 1930年8月,中共磐石县执行委员会成立后,注重在中学进步学生中发现、培养积极分子。孟洁民在党组织的教育下,进步很快,秋后,即被吸收为中共党员。 1931年,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孟洁民按照党的指示,联络初向辰、王兆兰等10余名同学成立“学生反日救国会”,在校内外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,磐石中学师生的爱国热情高涨起来。为了扩大抗日宣传,孟洁民等进步青年带领同学到辉南县朝阳镇中学进行串连,发动该地学生群众参加抗日。反动当局十分害怕学生的举动,出动伪军警将他们逮捕,孟洁民义正词严地同反动当局进行了说理斗争,终获释放。返校后,他继续领导学生运动。 昔日宁静的校园,已安放不下一张平稳的书桌。日本侵略军正准备向磐石进攻,孟洁民出于极大的民族义愤,放下心爱的书本,动员王兆兰、初向辰、刘志文、江柏生、侯维春等5名志同道合
  • 文章名称
  • 发表时间
  • 发表会员I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