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生平故事
- 回忆相册
- 追忆文选
1912年生于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。“九一八”事变前在哈尔滨铁路扶轮专科学校学习。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曾任共青团宁安县委书记,吉东特委组织部长、中共宁安县委书记、抗联第五军政治部主任、中共道南特委书记兼五军宁安留守处主任、中共吉东省委委员。
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张中华同志在学校地下党组织的影响教育下,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国宣传活动,向广大群众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野蛮罪行,赞颂东北人民的各种反日活动,号召大家行动起来,武装起来,保卫祖国。
1932年,日本侵略军占领哈尔滨后,民族危机形势日趋严峻,有强烈爱国热情的张中华积极靠近党组织,接受组织分配给他的工作。因他思想觉悟高,出色地完成了各种任务,被地下党组织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。张中华入党后,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和培养教育下,很快成为一名自觉的革命战士。
1934年底,中共满洲省委为加强吉东特委党、团工作的领导,派张中华到吉东专区任共青团宁安县委书记。1935年6月,调到吉东特委,任共青团组织部长。他在工作中从实际出发,脚踏实地,工作开展得很顺利。因他工作卓有成效,同年冬,组织上又派他回到宁安,任中共宁安县委书记。
他在担任宁安县委书记期间,经常深入广大群众中,发展党团组织,组织抗日救国会和地方武装队等群众组织,发动、组织群众以各种形式配合与支援抗日联军。这一时期宁安县共有80多名党员,当时派到苏联去学习的党团员和进步青年有几十人,女同志就有10多名,许多同志都是在张中华的教育下走上革命了道路。
1936年初,中共吉东特委遭到破坏,地方组织的活动也越来越困难。张中华离开了宁安县委,调到抗联五军军部工作。为了避开敌人的锋芒,开辟新的游击区,五军先遣部队开始向中东铁路北转移。为了策应先遣部队向道北转移,张中华随副军长柴世荣在宁安县积极进行活动,曾在宁安南部将伪军一个连缴械,获轻机枪两挺、步枪180多支。后又袭击了牡丹江中东路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