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不论

原名正林,又名宗玉。马恋段西林冲人。民国10年(1921)入长沙修业中学。次年加入国中共产党。13年毕业回乡,从事地下工作。民国14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。15年参加北伐,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张发奎部排长,赴九江作战。蒋介石发动“四?一二”反革命政变,在国民革命军中清党,周不论回湘,任中共湖南省委湘东特派员。8月12日回醴,任中共醴陵县委委员兼南四区区委书记。下旬,在安源顷加毛泽东部署秋收起义军事会议后,在天华台半山亭召开南四区、西一区干部会议,部署组织农民暴动,惩办土豪劣绅。9月,率农民武装参加秋收起义,镇压大劣绅贺勋臣等,摧毁南四区“善后委员会”。后在南四区坚持斗争,组织赤卫队、游击队;办兵工厂,制造梭镖、大力、鸟铳、松树炮等武装赤卫队。在重要山口和交通要道建立哨棚。暗设递步哨,监视敌人动向。周不论把所学军事知识,运用于农民武装斗争实践,根据敌强我弱实际和山区地理条伯,提出“小来小打,大来分散,人少吃掉,人多赶跑”和“打夜战,打近战,打伏击战”等战术原则,采取军事行动与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斗争。民国16年10月中旬,叶文科率国民党清乡武装200余人,在贺家桥、妙泉一带“清乡剿共”。周不论组织1000多名赤卫队员埋伏山间密林中,向叶部发起猛攻,叶部连夜溃逃。11月下旬,敌第八军熊震部集合清乡队,团防局等反动武装3000多人向南四区反扑,周不论采取政治瓦解与军事打击相结合办法,联合西一区农民武装和游击营共四、五千人打退敌人进攻,是为醴陵有名的“南四区之役”。接着组织群众,先后在贺家桥、水口山、大障等地,建立13个联乡苏维埃政府,管辖72个小乡。民国17年1月30日,南四区苏维埃政府成立,周当选为区苏维埃政府主席,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。4月,国民政府调集军队“围剿”苏区。周不论转移南京,继续从事地下工作。因豪绅告密被捕,判处无期徒刑。在狱中,与南京地下党取得联系,串联难友,成
  • 文章名称
  • 发表时间
  • 发表会员I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