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生平故事
- 回忆相册
- 追忆文选
江西省广昌县人,1927年参加革命,1928年参加红军并入党,参加了长征。到达陕北后,于1936年12月由红1军团2师政治部主任调任红4军团政治部副主任。1937年9月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政治处主任,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。1938年9月,与肖华率八路军东进挺进部队进抵山东,先后创建了冀鲁边、鲁西、滨海等抗日根据地。1940年10月调任115师教导2旅政委,率部东进滨海区,组织指挥了著名的青口战役、海陵反“蚕食”、郯城、赣榆等战役。对巩固和发展滨海抗日根据地做出巨大的贡献。1943年3月,实施党的一元化领导,符竹庭任中共山东滨海区党委书记兼滨海军区政委。1943年11月26日,在粉碎日寇“扫荡”中不幸壮烈牺牲,遗体葬在抗日山烈士陵园第五坡段,墓为六角亭式建筑,由灰色花岗石砌成。墓的南面镶着符竹庭的铜像,原像为115师兼《山东画报》摄影记者郝世保1942年所摄,杨工程师熔炼30余千克子弹壳铸成。1947年2月被国民党军队用机枪打坏,1955年重铸。符竹庭墓的东面是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、副政委黎玉、政治部主任肖华所题《挽词》:“十六年的革命生活,未曾有一日放下杀敌武器,历尽险山恶水,万里长征,艰苦奋战,坚持敌后,其忠于人民革命事业,弥久愈坚;果敢顽强,英勇壮烈;确是我黄帝子孙,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!”西面是中共滨海区委员会所撰《悼文》,北面是滨海军区司令部、政治部所撰《墓志铭》,西北面是滨海专署专员谢辉、滨海区参议会参议长高赞非所撰《挽词》,东南面是《赣榆战役经过》,为滨海军区政治部所撰。为纪念符竹庭烈士,1945年11月26日-1950年1月,赣榆县曾更名竹庭县。